需求
小動物活體成像是血管造影、腫瘤靶向、藥物研究的重要手段。例如,光致發光標志物可以作用在癌細胞,通過激光照射可以在外部檢測腫瘤的位置與大小。
難點
傳統熒光主要位于可見光(400~650 nm)和近紅外一區(650~950 nm),此波長范圍存在嚴重的生物自發熒光干擾,并且活體組織(包括皮膚、血液、脂肪等)對該波段光子具有很強的吸收和散射作用,導致其較為有限的穿透深度和空間分辨率,無法滿足深層組織下“可視化”的需求。
解決方案
生物活體組織對近紅外二區熒光(1000~1700 nm)的吸收和散射顯著降低,并且幾乎無生物體自發熒光干擾,因而近紅外二區熒光具有更高的組織穿透深度和空間分辨率,以及更高的信噪比。
該解決方案使用高靈敏度短波紅外相機C-Red2對808nm/980nm激光光源所激發出的1000nm以上熒光進行拍攝,因該相機具備640×512@600fps的性能,且讀出噪聲30e-,在使用水冷的情況下制冷溫度可達-40℃,有效的抑制了暗電流,同時使用1000nm的高通濾光片可有效濾除雜散光的干擾,高質量完成小動物活體拍攝。
配套產品包
l 短波紅外相機:C-Red2(640×512,600fps,讀出噪聲30e-);
l 高通濾光片:1000nm
l 短波紅外鏡頭:LM35HC-SW(35mm)
l 激光器:808nm/980nm